垃圾分類雖是小事,卻關系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的大局。社會文明、生態文明都不是憑空而來的,也不是政府謀劃制造出來的,需要全民的廣泛參與和不懈努力。2019年10月15日,生態文明志愿服務工作站于圖書館報告廳開展垃圾分類知識講座,由生態環境技術學院老師張堃為我們講解垃圾分類知識。
什么是生活垃圾分類?
生活垃圾分類,指按一定規定或標準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和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分類的目的在于實現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為什么要進行垃圾分類?
在習總書記的高度重視、親自部署、著力推動下,我國垃圾分類工作從點到面,由表及里,取得了積極進展和初步成效。近日,習總書記對垃圾分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貢獻,指出推行垃圾分類關鍵是要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進一步闡明了垃圾分類的重大意義在于提升社會文明,帶動綠色發展,核心問題在于促進全民參與,養成良好習慣。深入貫徹學習習總書記關于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們應進一步端正、提升和深化對實行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認真總結過去2年多以來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取得的寶貴經驗和存在的突出問題,明確新形勢下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攻堅方向,保證垃圾分類工作能夠朝著科學、正確的目標行穩致遠。
關于垃圾分類的五點工作建議
一.各地黨委書記要親自抓
二.垃圾分類要全面系統推進
三.切實從娃娃抓起
四.要加快分類設施建設
五.要建立考評機制
垃圾分類工作進程
1. 2019年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2. 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3. 2025年底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垃圾分類工作,把垃圾分類納入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列入2019年市十件民生實事。
廣州市全面啟動整齊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
不分類就是違法!違反必罰!
垃圾分類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應該貫徹執行下去。國家將垃圾分類立法,從此垃圾處理開始強制執行,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也日益嚴峻,只有積累更多好模式、好試點,才能引領更多人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形成新時尚。為此,北京、上海、廣東、深圳等超大城市先后就生活垃圾管理進行修法或立法,通過督促引導,強化全流程分類、嚴格執法監管,讓更多人行動起來。有專家將這形容為垃圾分類進入“強制時代”。
垃圾分類類目
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
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保護地球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就是保護我們自己。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消費產品日益豐富,隨之產生的垃圾也越來越多。讓我們共同努力,用舉手之勞,推動垃圾分類,清除垃圾污染,變廢為寶,節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