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點顯示專利布局、 單細胞類型的基因表達水平的測定、 基于自噬調控的抗腫瘤新藥開發……
近日,一批技術領先、市場潛力大、專利價值培育工作開展較好的專利創新項目獲得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大賽(下稱“第二屆灣高賽”)大獎。9月2日,第二屆灣高賽在廣東省珠海市舉行頒獎大會暨灣高賽獲獎項目投融資對接會。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局知識產權廳廳長鄭曉敏在會上表示,本次大賽將引導帶動一批創新主體積極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工作,將吸引高水平的創業團隊和高成長性專利項目在粵港澳大灣區落地,集聚創新資源。
本屆大賽吸引了來自全國共658個項目報名參加,較上屆同比增長了50%,涵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新材料、海洋經濟、現代農業等八大領域。大賽共設金獎2項、銀獎8項、優秀獎20項、最佳分析評議獎2項、最具投資潛力獎6項共38個獎項,獎金總額達256萬元。
“專利變成產品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對于企業而言,專利發明只是實現了從零到一的過程,要真正實現產業化轉換,還需要走很長的路。
TCL集團從2013年開始研究量子點顯示技術,2014年率先上市了全球第一臺量子點電視,目前該產品已在全球銷售。
量子點技術分為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兩種,目前常用的是光致發光技術,光致發光量子點技術與LCD背光技術結合起來,可以實現目前顯示行業普遍追求的高色域,高亮度,高對比度等畫質要求,是對LCD顯示技術性能的極大提升和補充,在新型顯示、新型照明、太陽能電池和生物醫學標記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專利是一個試驗的結果,要把專利真正變成產品,并大批量生產銷售,讓用戶認可,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TCL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全球研發中心總經理陳乃軍在接受第一財經等媒體采訪時表示,量子點顯示技術很早就有了,但在電視領域從來沒有用過,在應用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比如要適應從南到北各種各樣的外部條件,所以產品化要經過大量的實驗驗證。
陳乃軍還表示,目前TCL還在研究新型材料在量子點顯示技術上的應用,研究的最新材料前后花了3年時間做驗證,直到現在才初步驗證完成,預計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初會推出產品。
多個參賽項目已獲得投資
除了專利驗證時間長,專利技術轉化應用也需要資金支撐也有一定的需求,對于初創企業以及大學機構來說,投融資的需求尤其迫切。
本屆大賽首次設立了初創組的評選,不少大學機構以及初創公司獲獎,細胞圖譜有限公司是銀獎獲得者之一,也是香港科學園支持的初創培育公司。該公司參賽的項目是單細胞類型的基因表達水平的測定,該方法能夠快速檢測出單細胞類型的基因表達生物指標,并在兩三小時之后返回給醫生作臨床參考或使用,且價格便宜,可以大規模應用。
“灣高賽為我們提夠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來向社會推廣我們的產品,吸引投資者的目光,這有利于我們以后更好的開拓市場,提高知名度。”細胞圖譜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兼創辦人鄧亮教授表示,從社會效益來看,基因表達值的改變往往要早于臨床特征的改變,如果檢測項目能夠得到推廣與應用,這有利于醫生在患者出現嚴重病癥的時候及早干預治療,提高患者被治愈的幾率。而經濟效益方面,產品依靠云服務器計算平臺,不受地域限制,可以面向全世界推廣。初期如果推廣成功,將有0.5%的癌癥患者會使用我們的產品,比如肺癌,每年全球大約200萬肺癌患者,那我們可能前期會有每年1萬銷售量。
連城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廣東辦事處負責人謝博建是此次大賽的評審專家,他表示傳統的產學研培育和合作的方式,主要是專利的買賣,通過簡單的方式進行轉讓,這次大賽則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式——篩選出高價值的專利,吸引地方政府和投資機構來進行投融資的合作,真正實現科技成果的轉化。
大賽執委會介紹,根據專利資產專業評估情況,第二屆灣高賽五十強項目專利組合資產最高評估價值達51億元。對于參賽項目而言,不少團隊通過參賽獲得了投資。如廣東工業大學“面向超精密制造裝備的長行程納米定位平臺”項目與廣東守正股權投資基金達成合作,基金意向投資800萬元,占股10%;中山大學“名優中藥猴耳環抗耐藥細菌的研究應用及專利布局”項目獲得廣州白云山花城藥業公司對接投資6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