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或將“狼性”加息縮表之際,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重申維持貨幣寬松,日元跌至近20年最低點。
周三,美元兌日元短線拉升30點,升至126.02,創20年新高。截止目前,美元兌日元匯率為126.05,日元成為今年G10貨幣中兌美元表現最差的貨幣,貶值超過8%。
日元貶值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方面,日本央行和美聯儲背離的貨幣政策持續打壓日元,投資者押注美聯儲勢將大舉加息之際,黑田東彥重申央行將維持寬松的貨幣政策,承諾維持低收益率來支持本地經濟。兩國基準收益率之差已攀升至三年高點,提振了美元。
另一方面,日本作為凈進口國,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也在沖擊著日元。糟糕的貿易條件降低了日本企業的競爭力,正如此前文章提及,日本的經常項目赤字超過1萬億日元(80億美元)。由于疫情相關的供應限制和烏克蘭局勢推動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按價值計算,進口一直在激增。日本的貿易條件出現惡化,隨著進口成本的膨脹,該國更多的收入流向了海外。
周三早些時候,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在在信托銀行協會年會上發表講話,他表示,在能源價格飆升和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帶動下,日本CPI可能出現明顯上漲。
同時,黑田東彥指出,進口成本上升引發的成本推動型通脹,是拖累經濟的一個負面因素。央行將繼續堅定實施強有力的貨幣寬松政策,支持經濟從疫情影響中復蘇。
值得一提的是,在堅守債市收益率目標的情況下,日元劇烈波動,日本財務大臣指出匯率突然波動會造成問題。
而國民西敏寺銀行新興市場策略師Galvin Chia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日本央行更關心(日元)貶值的速度以及給金融市場帶來的的波動,而不是日元貶值的水平。
據彭博社報道,貨幣專家預計日元將面臨進一步的貶值壓力。
擁有近40年市場經驗的法國興業銀行策略師Kit Juckes認為,做空日元尚有余地。如果日元疲軟的交易受到歡迎,而日本央行并不介意,那么日元還有很大的下行空間。